Accidental Estate 意外的遺產
Arthur Wellington Grosvenor, retired master mariner
[Front]
HERE SLEEPS IN JESUS/ ARTHUR / INFANT SON OF ARTHUR WELLINGTON/ AND ELIZA MARIA GROSVENOR / DECEMBER 4TH 1864 / ALSO DEEPLY MOURNED ARTHUR WELLINGTON GROSVENOR / LATE OF CHINA / OCTOBER 13RD 1866 AGED 52 / "REJOICING IN HOPE" / ALSO ELIZA MARIA GROSVENOR / WIFE OF THE ABOVE / JUNE 2ND 1898 / MY BELOVED MOTHER
[Back]
ALSO / ELLA / YOUNGER DAUGHTER OF ARTHUR / WELLINGTON AND ELIZA MARIA GROSVENOR / JULY 14TH 1894 / UNDERNEATH ARE THE EVERLASTING ARMS
上集提到,田土廳就皇后大道中伍號 (海傍地段編號 #ML103;今日渣打銀行)嘅業權登記,見到一個名字 Arthur Wellington Grosvenor。Grosvenor 氏於英國,家世顯赫,上溯有幾百年歷史,所以特別顯眼。而遠在倫敦,當 Michael Rank 2016年造訪墳場,遇上 Grosvenor 墓地,亦注意到佢,於是拍下墓碑這幅照片。話雖系出名門,A.W. Grosvenor 本人紀錄就非常少,萬無頭緒,本來跳過就算,既然有實物留低助證,就拎起心肝,展開一段尋找旅程。
籍此向 Michael Rank 及家人道謝。已故 Michael Rank 君,曾於香港前途談判期間走中國線採訪,謹此向 Michael Rank 致意 ,並向妻子以及家人獻上祝福。
今集分成兩章,先是 A.W. Grosvenor 生平,再由 Grosvenor 看香港私有產權運作。
Part A: [ Identity - Shipyard owner, Master Mariner ]
A.W Grosvenor 墓碑呈長方形,碑上修飾簡約,只見一隻單腳提起嘅獵犬(hound)。該品種獵犬稱為 Talbot,係由諾曼第引入,經已絕種 。自 1597年,Grosvenor 家就以 Talbot 為 #家徽(Family Crest / Coat of Arms),Talbot 一般以四腳站立呈現,即 Talbot statant,又亦會見單腳提起,即 Talbot passant。 A.W.G 墓碑所見,屬 Talbot passant,不過,即使提起單腳,由過往 Grosvenor 物業大宅所見,似乎都係提起右前腳,而 A.W.G 獵犬所提係左腳,並非主流。
Arthur Wellington Grosvenor(1865)葬於倫敦 Abney Park Cemetery,佔地面積細小,以 Grosvenor 家世, 墓地就顯得卑微,並非大富之家。A.W. Grosvenor 一家五口,墓地仲有另外三位家人同眠,包括早夭幼子 Arthur Grosvenor(1864) 、二女 Ella Grosvenor(1894)、妻子 Eliza Maria Grosvenor(1898)。
Grosvenor 約生於 1813年,由 64年銀行股東名單所見,報稱職業為退休資深船長(retired master mariner)。A.W. Grosvenor 父親 William Limbery Grosvenor (1778 - 1861。見 Ancestry.com),經營文儀 (stationery)。A.W.G. 家中排行最細,生意由大哥繼承,佢本人就從事航運。1841年6月6日人口普查,登記與家人同住於倫敦 Edmonton。而遠東記錄,暫時最早見於 1851年年鑑(Anglo Chinese Calendar),即大概 1850年間抵粵,加入在黃埔經營船塢業務嘅 #Cowper & Co. ,成為兩位合夥人之一。
船塢創辦人 John C. Cowper(谷巴 / 柯拜),大約 1845年抵粵,於黃埔泥灘建立船厰(今日廣州新洲南端),隨後擴張規模,51年連同 Grosvenor,於 黃埔 丹麥島(Dane's Island, Whampoa; 今日廣州黃埔區長洲島坪崗),開始興建一坐大型石構船塢,即 「黃埔船塢」(Whampoa Dock)。
興建期間,大概 1852、53年左右,Grosvenor 跟 Cowper 拆夥,自立門戶,成立 Grosvenor & Co,手下有船匠 David Gow 以及 M. do Rosario,經營 #丹麥島船塢 (Dane's Island Dock)。黃埔船塢林立,反映十三行貿易遠洋航運頻繁。
1856年10月,有「亞羅號」遭廣東當局扣押,港粵之間積埋政治貿易隔閡,最終引發成軍事衝突,港府派兵圍廣州城,向兩廣施壓,「十三行」、「黃埔」等省城外圍洋商聚落形勢惡化,洋商撤離,Grosvenor 亦南來,成為香港居民。57年1月登記為本港陪審員時,Grosvenor 並無具體地址,籠統寫作維多利亞城(Victoria),這可以係維城內,但57年樓宇供應緊張,居大不易,作為船長,更可能船上居住。
1857年12月,英軍攻入廣州城,廣州局勢漸趨緩和,洋商陸續重返「十三行」、「黃埔」。但 Grosvenor 無打算重返當地船廠以及寓所,並估計於 1857年,不遲過 58年,離港返英。 查 58年1月,Grosvenor 已經冇再登記為香港陪審員。手上 59年年鑑,亦冇 Grosvenor 個人或公司。
Grosvenor 戰前所經營船塢 Dane's Island Dock,戰後由前僱員 David Gow 復原繼承,到 1860年代尾,船塢落入「香港黃埔船塢公司」。重建後 Dane's Island Dock,由 1863年9月4日告白所見,提供有兩個船泊位,春季分別有 240尺長14尺深、以及160尺長11尺深,相信 Grosvenor 當是時經營規模,已經如是 :-
- // DANES ISLAND DOCKS WHAMPOA CONDUCTED BY GOW & Co. ONE DOCK. 240 feet long, can take in Vessels drawing 14 feet at Spring Tides. One Dock, 160 feet long, can take in Vessels drawing 11 feet at Spring Tides. There are Houses at both Docks for the accommodation of Captains and Crews of Vessels. All kinds of Ship, and Blacksmiths Work done. The Large Dock pumped out by an Engine. //
留港期間,57年7月27日,Grosvenor 借錢給香港德資 #禪臣洋行( #Siemssen & Co.) 東主 Georg Theodor Siemssen (15/3/1816 Hamburg - 24/11/1886 Hamburg ),當中以「物業按揭抵押轉讓」(Assignment by Way of Mortgage)形式訂立契約,所抵押 Siemssen 名下物業,就係公司所在, 皇后大道中伍號,該契約於田土廳登記,「註冊摘要編號」(Memorial No. )為 UB1186 。手頭資料有限,冇銀碼冇細節,不過, 55年11月16日 Siemssen 投標價為 $7,000,八個月後,借款銀碼,想必只會在 $7,000 樓下。
Grosvenor 以及 Siemssen 均於58、59年間各自返回其祖家。往後,身在漢堡嘅業主 Siemssen ,又或其香港公司後繼合夥人們,究竟仲有冇贖回張契,就不得而知。只知往後,公司於上址繼續營運。
1859年,英國有一宗 Grosvenor 訴 Vernon 民事案件(C 15/639/G72。National Archives, Kew),意味Grosvenor 已經身處倫敦。1860年,長女 Mary Maude 出世。1861年4月22日,二女 Ella 出世,當時地址為倫敦 Lower Clapton 區 Downs Park Road(見圖剪報)。
1861年,倫敦另外一則報道,見利物浦造船供應於清國經營嘅公司,當中有 Grosvenor 名字,相信係同一人。
- // The tug steamer intended for Shanghai, building at Liverpool by Captains Macfarlane, Grosvenor and others, will shortly sail for Shanghai. The steamer for Messrs. Jardine, Matheson, and Co., is, we understand, to be a paddle-wheel, for the coasting trade, about 300 feet in length, and 400 horse-power. The steamer for Messrs. Apcar and Co., will shortly be ready to launch. Another vessel is also build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to follow the Fire Dart and Hankow. // (London and China Telegraph, 26/4/1861)
除咗經營船務,Grosvenor 本身亦有投資。64、65年 Metropolitan and Provincial Bank (Ltd) 股東名單,見 A.W. Grosvenor ,地址 “Clapton, N.E,, opposite Lea Bridge Road”。
1865年10月13日,Grosvenor 倫敦逝世,遺下妻子 Eliza Maria Grosvenor, née Sargent (1827 Ireland - 2/6/1898)、 以及兩名女兒 Mary Maude Grosvenor (1860-1921) 、Ella Grosvenor (22/4/1861 Clapton - 14/7/1894 Clapton)。幼女 Ella 於 1894年逝世,跟 Grosvenor 葬於同一墓地,意味 Ella 獨身,碑文見石碑後面(見小圖),當中雖然無生年日,但參照報章以及 Ancestry.com ,就知道係前述二女。所以 Grosvenor 後人,就只會有 Mary Maude Grosvenor 一支。
故事未完。
Part B : [ Private Property Right in HK - Dispose & Transfer ]
Grosvenor 65年過身。廿一年後,長居倫敦嘅遺孀 Eliza Maria ,透過香港律師 的勤 (Victor Hobart Deacon 19/1/1847 Ottery - 1920) ,以「遺產管理書(附遺囑)」方式,向香港法院入稟,申請接管香港境內遺產,而法院申令日期為 1886年5月26日(見圖)。所登記香港遺產,總額高達 $179,500。呢個銀碼,喺1880年代中,究竟係個乜嘢概念?先抄寫 1886年同一年,香港法院遺產申令記錄中頭三位金額,以供參詳。 而 A.W. Grosvenor 在港遺產,於 86年法院遺產申令名單中,排行第四,以下頭三位:-
- 🙎♂️8月5日, 「遺產管理書(附遺囑)」。渣甸合夥人、前定例局議員 寶其利(Francis Bulkeley Bulkeley-Johnson),2月15日死於法國康城,香港總值 $410,000。
- 🙎♂️12月3日,「遺囑認證」。加爾各答亞美尼亞裔貴金屬經紀、遮打爵士親弟 Joseph Theophilus Chater,10月21日死於香港,香港總值 $214,600
- 🙎♂️10月25日,「遺產管理書(附遺囑)」。搬鳥公司(Borneo Co. Ltd.)前經理、前比利時駐港領事 Hippolyte Alexander Nicaise,85年3月22日死於比利時布魯塞爾,香港總值 $210,000
死後廿年後,Eliza 所申領在港遺產剩餘數目,單就咁睇嚟,確實可觀。
手頭資料有限,估計當時放在香港資產,會係地皮物業。究竟 Grosvenor 作為香港 "expat",返回祖家之後,在港仍持有幾多物業資產?毫無頭緒下,第一個可能與佢本人有關嘅物業,係堅道半獨立屋/排屋(semi detached house) Grosvenor Villas。可以追溯到 1868年,一則「得忌利士行」(Douglas Lapraik & Co) 物業代理告白。同 A.W. Grosvenor 有關?抑或只不過係用英國常用地方冠名?有待考據。
Grosvenor Villas 係個有趣嘅問題,但除同名,無任何根據。而且,今次重點要問嘅,究竟有甚麼會觸發 Eliza ,等咗廿年後,才去申請遺產管理書?係財務問題,急需套現周轉?沒有更多文獻下,就得回到發現 Grosvenor 嘅起點,皇后大道中伍號所在海旁地段 103 號 (ML103)。
1880年代起,英屬印度亞美尼亞裔商人兼定例局議員 遮打 (Catchick Paul Chater),構思並推動維城再填海。上次這規模城市公共建設,係 56年寶靈海傍計劃,該次工程,港府經歷種種困難阻力,更何況卅年後,所面對香港社會,更趨複雜。遮打應該係意識到這點,而佢做法,係以私營商業方式,陸續收購沿維港海旁地段。
1886年這一年,遮打就夥拍印度猶太裔家族商人 沙宣 Frederick David Sassoon,先後於 5月31日、7月20日,完成收購「禪臣洋行」(皇后大道中伍號,ML103。UB14308)、「渣甸洋行」(皇后大道中柒號,ML102。UB14421)所在兩幅中環相連海旁地段。呢兩幅地皮,之前介紹過,第一手買家都係 G.T. Siemssen,但後者地皮,早於 59年離港前後放手。
一個宏大志願。土地物業轉讓,驟眼睇嚟簡單,遮打找來業主,雙方同意價錢,再找來資金,簽訂合約,到田土廳登記一份轉讓文件,就大功告成。事實上,物業產權轉讓,除傾一個 deal,仲要來個盡職審查,先釐清所接洽業主,其實是否眞正擁有業權。即使有業權,所賣出物業,又是否已經繳清所有關連債務,解除所有責任負擔。否則,#一切華洋轇轕 未了,去到田土廳,業權不完整,交易就可能要終止。而龐大填海項目收購,一去到業權轉讓嘅技術層面,每一幅地皮,各自有佢過往,或多或少都有留低不同形式負擔,如果沿海有一百幅地皮,就係拆解一百個個案,非常花費人力嘅過程。
就 86年完成「禪臣洋行」物業交易,田土廳內「文書日期」 (date of instrument),為 86年5月31日。而今次嘅 deal,入紙田土廳時,竟然有 6 份文件,即代表有 6件事要辦理。將 86年5月31日同一日內,田土廳所登記 ML103 嘅 6 份文件,重新排列一次,「註冊摘要編號」由 UB14304 至 UB14309:-
- 📍UB14304: 同日第一次再轉讓 (Reassignment)。內容未明。
- 📍UB14305: 同日第二次再轉讓 (Reassignment)。內容未明。
- 📍UB14306: 遺產管理書 (Letters of Administration) ,內容未明,不過註明所指涉,係「註冊摘要編號」 UB1186,即 Grosvenor 與 Siemssen 之間「物業按揭抵押轉讓」。如是者,該份遺產管理書,即是86年5月26日 Grosvenor 遺孀委託「的勤」入稟香港法院接管香港境內遺產申請。
- 📍UB14307: 同日第三次再轉讓 (Reassignment)。內容未明。
- 📍UB14308:包括 (1). #責任解除書 (Release),內容未明 ; 以及 (2). #分權共有 (Tenant in Common),代價 $2500,轉讓後新業權份額, C.P. Chater 佔 2/3 、 F.D. Sassoon 佔 1/3。
- 📍UB14309:物業按揭(mortgage)。C.P. Chater 手上 2/3 份額抵押予 F.D. Sassoon。
由以上文書總結:-
- 1️⃣ 之前釐清業權轇轕過程中,涉及三宗「再轉讓」以及一宗「責任解除」。
- 2️⃣ 轉讓過程涉及已故 Grosvenor,皆因註冊編號 UB1186。1857年7月27日,債權人 Grosvenor 與一手業主 Siemssen之間,一份「物業按揭抵押轉讓」(Assignment by way of mortgage) 轇轕。而做完該宗借貸之後無幾耐,兩人分別返回自己英國、德國祖家。當 Siemssen 指定日期前,未有償還債務或另作安排,抵押品即地段 ML103 業權 ,就會由債權人 Grosvenor 接收。如前述,當年該筆按揭金額,其實少於$7000。
- 3️⃣ 今次查冊,未能獲得 ML103 該宗物業轉讓嘅細節以及總銀碼。文件 UB14306 所指法庭遺產申令個案,其金額達 $179,500。而文件 UB14308 內,新業主為「責任解除書」付出 $2500。
- 4️⃣ 遮打今次收購「禪臣洋行」、「渣甸洋行」兩幢物業,資金其實來自沙宣氏家族(物業按揭 UB14309、UB14422)。
6 份已完成嘅文件,係星期一(86年5月31日)交田土廳登記。文件 UB14306 中「遺產管理書(附遺囑)」,係剛剛於上星期三(5月26日)由香港法院確認批出。可以話,遺孀 Eliza Maria 突然申請遺產,係因為遮打嘅收購行動所引發。但究竟 $179,500 遺產, 除 ML103,會否包括有更多物業?手上ML103 買賣記錄,就只得 1855年政府拍賣,即第一手買入價$7000,並無 1886年該幅地段轉讓價錢。當時嘅物業交易,係整幅地去買賣,交易當然冇今日咁頻繁,於是,搵嚟 80年代,同區海傍地段買賣紀錄,去評估 ML103 當時物業市值:-
- 📍3/5/1881: ML14(砵甸乍街碼頭;原東藩滙理銀行、今萬宜大廈)UB9558-UB9560, $235,000 (mortgage subject to all rights of way, refer foreclosure order UB13074 ) , F.D. Sassoon 1/2 & C.P. Chater 1/2。
- 📍31/12/1881 : ML7 之剩餘部份(畢打碼頭;海旁道拾壹號;原顛地總行西翼、今日部分 Landmark )UB10940, $150,000 , 買家 李陞 Lee Shing。
- 📍5/4/1882 : ML104(大道中壹號、海旁道貳號。獲利樓、今日部份匯豐銀行總行)UB11299, $80,000(部份), 買家匯豐銀行。
- 📍20/7/1886 : ML102 (大道中柒號、海旁道肆號 ; 渣甸洋行)UB14421, $150,000,買家 C.P. Chater 2/3 & F.D. Sassoon 1/3。
- 📍30/11/1887 : ML2 之 B段部份(大道中拾叁號 ; today's part of Edinburgh Tower & York House)UB15516, $109,000, 買家 F.D. Sasson 1/4, C.P. Chater 2/4, J.A. Mosely 1/4。
- 📍1/7/1899 : ML101 (大道中玖號、海旁道伍號 )UB25733, $181,800, 買家 C.P. Chater & H.N. Mody。
就以上資料,相信86年呢份總值 $179,500 遺產,就係 ML103 一幅土地轉讓價錢。回顧 57年 Grosvenor 貸款給 Siemssen,金額並不會多過 $7,000,卅年間價錢翻上 25.64倍。該份「按揭轉讓」到期日,或許曾經延長過,但最終 Siemssen 本人或後來駐港合夥人,並冇贖回物業或延長到期日,於是業權自然落入 Grosvenor 名下,但 Grosvenor 亦冇去田土廳,辦理業權轉名登記。當中無論發生過什麼變化,物業用途一直冇變,業戶(occupant)仍然為「禪臣洋行」,間中會有分租,生活如常,仿佛無人再會為意。而期間,ML103 至少再有兩次物業按揭,貸款人均是德籍商人,先是 1861年3月13日有 Friederich Reiche,到 1865年Grosvenor 身故之後,1867年5月4日又有將 ML103 抵押予 Aldoph Meyer。由貸款人國籍咁睇嚟,借貸一方仍係德資「禪臣洋行」,ML103 仍然由 Siemssen 及其「禪臣洋行」實質把持。
究竟已經係遺忘?抑或即使死後,家人仍刻意保留該份香港資產?不得而知,個人傾向相信,至少 Grosvenor 已經忘記,而遺孀更不知道有 ML103 存在。若日後翻查65年 Grosvenor 遺囑記錄,或許會推翻呢個立論,搵到更多答案。不過,在此之前,相信 Grosvenor 財物清單,根本就無香港資產。#應該係除非唔係 。
如此類推,呢份遺產,係因為遮打嘅收購行動,律師行釐清業權轇轕,將擺放咗卅年地契,重新摷出嚟睇,發現原來業權,已經不在漢堡嘅 Siemssen 手上,最終搵上身處倫敦眞實業主嘅遺孀,去完成該宗轉讓交易。遮打收購目的,最終係為日後填海而鋪路,所以當業權轉手,落入遮打沙宣之後,ML103 上原有安排維持不變,於是「禪臣洋行」,又繼續落戶皇后大道中伍號。
Crumbtracker, FB 24/11/2024
[可做後續行動] :-
📋 case : Grosvenor vs Vernon(C15/639/G72。National Archives, Kew)
📋 Grosvenor and family at Abney Park Cemetery, London
📋 London probate registry Mr & Mrs A.W.G
📋 Ship &/or Passenger lists of 1850, 1857
📋 update Ancestry.com
Comments
Post a Comment